“沙”與“砂”有何區(qū)別?作為工程人員應該知道
1、“沙”與“砂”的區(qū)別....???
一、“沙”是形容比較細粒徑的砂,多用于書面及文學中。而“砂”是指粒徑較大一點的砂,多用于較嚴謹的科研中。如:“沙灘”、“沙漠”、“沙漏”、“飛沙走石”等;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拌和用“砂”(不管多大粒徑的)。 參考資料:《現代漢語詞典》
二、沙和砂在意義上有相近之處,都是指具有顆粒狀態(tài)的石粒以及形狀類似這樣石粒的其他物質。但是沙與砂還有不同的含義,一般沙是指自然形成的石粒,比如河沙、沙灘。砂是指礦石粉碎形成的石粒。
區(qū)別如下:
1、從漢語角度看:“沙”意指“水中散石顆?!?。一般從水中獲得的細微顆粒狀散石或與水有關的,均用“沙”表示,如“泥沙”“沙灘”“沙泉”等,但“沙漠”卻不同?!吧啊币庵浮笆毸檎摺?,泛指細碎如砂的物質。
2、從字面上講兩者不同,一個和水有關一個和石有關。
3、砂可以是人工機械加工而成,而沙不可以。
三、在英文中都書寫為sand,無區(qū)別。
“沙”經常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什么沙漠、沙灘、沙塵暴等等,而“砂”字出現的頻率相對較少,有時候我們會在某篇文章、文獻、朋友圈中看到有“河砂”的寫法,是錯別字?還是另有門道?那么兩者究竟有什么區(qū)別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沙”:通常是指非常細碎的石粒,與自然、天氣、氣象有關。例如:風沙、沙塵暴、沙漠、沙灘等等,“沙”因為非常細碎才能夠被大風吹起。與聲音有關或聲音不洪亮,用“沙”,沙啞、沙喉嚨、沙沙聲、沙沙響等。
“砂”:通常是指石之細碎者,通常是一種建筑材料。在施工中稱為細集料,按直徑不同可分為:粗砂、中砂、細砂。與工程、礦物、制造有關時,用“砂”。例如:水泥砂漿、金剛砂、朱砂、砂紙、砂輪、河砂、山砂、海砂。泛指細碎如砂的物質,例如砂糖、砂鍋等。
有時候在日常運用中兩字有互用的情況,例如:河沙(河砂)、采砂船(采沙船)、沙粒(砂粒)等等;而在有些情況下兩字是不能互用的,例如:水泥砂漿,就不能寫作“水泥沙漿”;沙塵暴,就不能寫作“砂塵暴”。
“砂”可以分為天然砂和機制砂。天然砂:由自然條件作用(主要是巖石風化)而形成的,粒徑在5mm以下的巖石顆粒,稱為天然砂。機制砂:(人工砂)是石頭粉碎形成的。天然砂經過水沖,河洗所以手感比較細膩。天然砂大家都認識,那么什么是機制砂呢?
2、什么是機制砂?
機制砂是指通過制砂機或其他專用制砂設備經過多道工序加工后的成品,其特點是成品粒型好,且在作業(yè)過程中可根據不同的用料需求,選擇不同的設備生成各種規(guī)格的機制砂。
機制砂的特點
1、堅固性與耐久性試驗:機制砂的堅固性能比河砂稍差,但仍然達到標準的優(yōu)等品指標,在普通混凝土中使用不存在問題。但在經常遭受摩擦沖擊的混凝土構件中使用,除必須摻用外加劑,還應控制混凝土的灰砂比和砂的壓碎指標與石粉含量。
2、機制砂石粉含量對水泥拌合物性能的影響:通過水泥的試驗、砂漿試驗、混凝土試驗,用機制砂配制混凝土與天然引砂無大的區(qū)別。一般來講,同坍落度的前提下,機制砂的用水量要稍大些,但要根據施工條件及結構物和運輸等因素考慮。
但對混凝土的強度基本不變;用機制砂配制泵送混凝土等特種混凝土時,注意砂率不宜過高,防止降低混凝土強度和耐久性等工程質量。
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砂石作為混凝土結構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質量優(yōu)劣對整個工程的質量及耐久性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在滿足用砂性能指標的前提下,選用經濟可行的方案,既要滿足施工質量要求,又要有效地控制生產成本,這樣在天然砂資源缺乏的地區(qū),使用反擊式高效細碎機或沖擊式破碎機與專業(yè)篩分設備結合,可制造優(yōu)質機制砂,進行混凝土施工作業(yè)不僅是可行,而且能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